欢迎光临yl6776永利集团官网!

|常大主页|ENGLISH

11月4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学术论坛第一期----讲座预告

   发布时间: 2022-10-31    已浏览: 1816

报告时间:202211413:00——16:30

报告地点:腾讯会议377-266-473

 

报告人1陈于蓝吉林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报告题目:机械力响应性高分子

讲者简介:

 

陈于蓝, 2005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,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,2010-2014年,先后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和德国马普高分子所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149-20217月在天津大学理学院工作,教授、博导,20218月调入吉林大学化学学院/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。主要从事机械力响应性高分子的研究,在ScienceNat. Chem.CCS Chem.J. Am. Chem. Soc.Angew. Chem. Int. Ed.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。入选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,获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。目前任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副主编,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编委,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》青年执行编委,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国际顾问委员。

 

 

报告人2杨荣常州大学教授

报告题目:基于ππ堆积的液晶高分子材料

讲者简介:

 

 

 

杨荣,200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学院;2014年获四川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,2014年任职于yl6776永利集团官网。201611-201711月赴加拿大Université de Sherbrooke访问,合作教授Yue ZHAO(赵越)。主要从事液晶弹性体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。先后在Angew. Chem. Int. Ed., ACS Macro Lett., Macromolecules, J. Mater. Chem. C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。

 

    

 

报告人3吴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报告题目:光响应高分子材料

讲者简介:

 

吴思在中科大学习高分子,于2005年取得了学士学位。他通过在中科大和德国马普高分子所联合培养,于2010年取得了博士学位。2010-2012年,他在马普高分子所做博士后。2012-2018年,他在德国马普高分子所担任课题组组长,独立领导课题组研究光响应高分子。入选了青年千人后,他于2018年回到中科大担任教授。他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了5项德国的科研基金的资助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。他指导过的学生有两人成为了四青人才,多人成为了教授和副教授。他发现可以通过切换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,使高分子发生光致可逆固液转变。他还利用光控制的金属配位构筑了响应性的超分子聚合物。他作为通讯作者在Nat. Chem., Nat. Commun., J. Am. Chem. Soc., Adv. Mater., Angew. Chem. Int. Ed.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。因为他在光响应高分子方面的研究,他在丹麦被授予了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称号。他获得的荣誉还包括中国化学会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代言人、挑战杯安徽省特等奖指导教师、张懋森基金科研奖、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、校友基金会青年教师事业奖等。


报告人4杨宏军常州大学副教授

报告题目:杂而不同:阴离子杂化共聚反应及其发展

讲者简介: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杨宏军,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,副教授,江苏省第六期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。从事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应用领域的研究工作。发现环状单体与乙烯基单体的共聚反应,提出杂化共聚的概念。并以此为基础,将自缩合乙烯基聚合的概念引入杂化共聚,直接从商品化的原料出发建立了支化共聚酯的简易合成方法。同时,以杂化共聚为手段,成功制备了含自抛光和低表面能双重防污效果的涂料用树脂,将其应用于海洋防污领域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江苏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5项;参与科技部973项目、国家杰出青年项目基金等项目3项;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, J. Am. Chem. Soc. MacromoleculesACS Applied Materials & Interfaces和中国科学等高分子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,授权中国专利5件,PCT专利2件。